中电传媒通讯员 毛亦飞
环保工作一直是中电国际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熟发电”)的常态化工作。早在2005起,常熟发电就开始了第一轮环保改造——为4台300MW机组增设脱硫装置,历时4年,投入资金3.5亿元人民币;2012年,第二轮环保改造紧跟着国家政策适时启动——4台330MW机组(300MW技改增容为330MW)的脱硫增容、增设脱硝装置、电除尘改造,投入资金4.7亿元人民币。
2013年,常熟发电2台1000MW机组一年双投,总装机332万千瓦,成为江苏省第三大火电厂,向着大机组、绿色电力的战略迈出大跨越的一步;2014年,“一体化”机构改革,该公司加强环保工作重要性,配齐夯实环保人力资源,并搭建“大环保”平台,环保工作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2015年,2台百万机组超净排放改造开始启动。常熟发电开始进入到“绿色火电新常态”。
坚持“碧水蓝天”理念,紧跟大势不掉队
坚持中电国际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小琳“不仅要为世界带来光明和动力,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理念,是常熟发电奉献绿色能源、服务社会公众的动力。
面对执法“严”、惩罚“重”环保新常态。2014年7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开始执行。紧接着,8月出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疏导环保电价矛盾的通知》,继脱硫电价之后,进一步明确脱硝和除尘电价。9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保部联合发文《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超限排放的企业加倍征收排污费。2015年1月,环保部《关于执行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政策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规定,一日排放均值超限,视为全月超限。
常熟发电一位环保负责人表示,环保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在开展,但政策出台频繁、投入资金多、业绩影响大、社会关注高也是近两年的“新常态”。从科学发展,生态文明总布局、到治霾大战、到“史上最严”,再到中电国际“碧水蓝天”的发展理念,最后落实在常熟发电的就是环保各项具体的措施。
该环保负责人说:“公司在役六台机组各污染物排放全部实现了达标排放,极大地缓解了公司环保工作压力。”这句话很简单,分量很重,包含了公司环保工作相关部门的辛勤劳动。
2014年,在#1、#2、#4机组环保改造工程成功的基础上, #3机组于3月也完成脱硫脱硝除尘168试运行并通过核查验收。4台300MW机组环保技改效果显著,全年排放量二氧化硫同比2013年减排了67.5%,氮氧化物同比减排了76.99%,烟尘同比减排了76.3%。
同年,1000MW#6机组环保设施顺利通过验收,至此,该公司在役六台机组各污染物排放均实现了达标排放。2×1000MW机组自2013年相继投产后,脱硫、脱硝和电除尘等环保设施同步正常投运。2014年#5机组(#6机组由于2013年只运行1个月,未作统计)排放量二氧化硫同比减排了22.1%,氮氧化物同比减排了51.2%,烟尘同比减排了5.7%
自2013年,常熟发电建立安健环体系以来,环保工作就被纳入如同安全生产,职业健康这类底线保障工作中去了,成为该公司的基础性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不仅如此,环保相关的补贴、考核对企业经营效益、社会责任的影响日益增强。环保工作开始涉及到公司经营的各种事务。
2014年,借着“一体化”机构改革,环保工作增设分管副主任和专职主管,加上原有的环保工作体系,环保日常工作上升到部门级运作。
不仅如此,环保管理工作成为公司重点工作。按照中电国际部署,常熟发电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任组长、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经理及环保监督管理人员组成的辐射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制定了公司层面《环境保护事件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标准》、《烟气脱硫设备管理标准》、《环境保护风险管理标准》、《CEMS维护管理规定》等各项环保管理、设备运维管理规定,规范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周报、月度例会、实时数据公开、三方运维分析等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环保这根弦绷紧了,松不下来。
环保设施保健“高配” 协同管理全方位诊断
2014年5月起,常熟发电发文并开始执行《加强环保设施监督管理的规定(试行)》,明确规定“环保设施作为主体设备纳入公司发电主设备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同样一套环保设备,每个月有三个专门的例会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会诊。首先是环保部门的环保管理例会、然后是生技部的设备管理例会,第三是发电部的运行分析例会。环保、生技、发电三方的运维分析好比给一台设备配齐了营养师、专科医生和健身教练。
常熟发电为及时掌握了解一周以来公司环保设施运行及排放考核情况,建立环保工作周报、月度例会制度。《周报》从开展的主要工作、机组运行情况、维护消缺工作、考核情况、存在的问题及重点关注事项共五个方面对一周来公司环保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保设备运行、检修、管理工作分析例会每月一次,为全公司从事环保工作的有关人员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明确责任,统一协调有序地开展工作。
实时在线阳光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2014年6月,根据江苏省环保厅的要求,常熟发电各部门通力合作,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较大等诸多不利因素,经过协同作战及加班加点,7天之内,完成了全厂6台机组环保数据直采现场设备安装、核对及联网调试工作。
按环保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及《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完成公司《自行监测方案》的编制与报备;按规定完成公司六台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厂界噪声监测、周边环境监测工作,并及时完成信息公开平台的数据填报与审核工作。
这意味着常熟发电所有实时在线的环保数据向全社会公开。常熟发电还在厂区大门外设置了“主要污染物排放实时显示电子屏”。
该公司环保负责人表示,阳光数据,激发了三种监督——自我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三种监督的效力最终体现在自我监督上。自我监督就要做到:快速反应。为了实现第一时间环保响应机制,常熟发电建设了超限排放短信提醒功能平台。当任一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时,系统将及时向各有关人员发出短信通知,检修人员在接到通知后将在第一时间至现场进行消缺处理,从而大大减少了超标考核情况的发生。
环保新常态是新态和常态的组合。新态是一个运动的概念,既是一个新的态势,又要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态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给常态提供源源动力,否则任何新的态势都会变成过去时。常熟发电向着绿色火电的路继续执着前行着。据悉,2015年常熟发电底将完成1000MW#6机组的环保改造。到2017年年底,全面完成机组环保改造任务,基本达到燃机排放限值。相信常熟发电在绿色火电道路上,每天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美景。
正如中电国际董事长李小琳女士赠予常熟发电《望江南》词中写道的:美丽中国光明行,无愧芳华秀河山,赤诚天地间。